中国特产供求网中国特产供求网

中国特产供求网
汇集全国土特产,特色美食,旅游景点,旅游攻略,全国特产礼品识

西樵大饼

西樵大饼的基本介绍西樵大饼最早出品是官山圩的天园饼家,曾畅销省港各地。西樵山的大饼,已有300年历史,远近驰名。外型圆大,大者有2市斤,一般也重半斤,也一两左右的小饼。它颜色白中微黄,不起焦,入口松软,清香甜滑,食后不觉干燥,可与鸡蛋糕比美...

西樵大饼的基本介绍

西樵大饼最早出品是官山圩的天园饼家,曾畅销省港各地。西樵山的大饼,已有300年历史,远近驰名。外型圆大,大者有2市斤,一般也重半斤,也一两左右的小饼。它颜色白中微黄,不起焦,入口松软,清香甜滑,食后不觉干燥,可与鸡蛋糕比美。

商品特征

西樵大饼名不虚传,其特征是松软、香甜,入口松化,是用西樵山清泉才能制成此饼,其它地方仿制,不及此味,所以才的得以此称。

经济多样化的进步,大家多样化的爱好,促进着西樵大饼进行商品变革。近几年,市场上出现了西樵大饼的新产品种:蛋奶型西樵大饼。相对于传统型西樵大饼,蛋奶型愈加松软,有入口即溶的感觉。而且有些还制作成蛋糕一样,使用双层夹心的形式,在中间放上奶油,使它吃起来愈加可口。虽然蛋奶型西樵大饼吃起来可口,但大部分的西樵当地人还是比较喜欢传统型的,尤其是把它蒸过之后,那份松软和清香甘甜是蛋奶型不可以比拟的。

历史民俗

朝弘治年间,方献夫任吏部尚书时,一天四更起床,洗完毕,筹备用早点,岂料仆人迟迟没拿上来。他到厨房一看,厨子迟了起床来不及做点心。方献夫见案板上有已发酵好的面团,便急中生智,叫厨子在面团中加上鸡蛋和糖揉匀,做成一个大饼子,放在炉子上烤。一会儿饼子烤好,方献夫用包袱布包好,命轿夫起轿,匆匆上朝去了。

方献夫来到朝房,见还有空闲,便拿饼子就着清茶吃了起来,饼子松软甘香,十分可口。同僚们闻到饼香四溢,都咽口水了,有官员还探过头来问吃那些饼子。方献夫故乡情浓,不假思索便说:“这是西樵大饼。”散朝后,方献夫命厨子照猫画虎,做了几十个大饼子,第二天上朝时带到朝房,分给同僚享用。同僚们边吃边啧啧称赞饼子可口,西樵大饼便在朝中美名扬了。方献夫也常常命厨子烤制,供自己吃或招待客人。

后来方献夫称病还乡,在西樵山设石泉书院讲学10年,将制饼办法教给山民。好办法加上西樵山好泉水,制出来的西樵大饼更可口了,又由于饼子形如满月寓花好月圆的好意头,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、探亲和春节节日,都以此作礼品送人。

到了清未民初,西樵大饼做得最好的是离西樵山不远的民乐圩一饼家,它制出来的西樵大饼除去甘香、松软、清甜外,还有刀切不掉渣,暑天在桌上放上10天半月不变质的特征,广州、佛山的商人纷仿制,但色、香、味均没办法与地道的西樵大饼媲美。

做法

材料:富强粉5公斤,白砂糖3.5公斤,清水2.1公斤,猪油0.5公斤,食粉25克,鲜酵母适当,枧水适当(依据我们的需要,假如想多做或少做些,可按比率增减各种原材料)先把面粉3.5公斤,清水2.1公斤,鲜酵母1%混合,待起后加入白糖3.5公斤成为面种。发面种是为了使饼身愈加疏松软化,无苦味。发酵1到2天才可用。此后在面种中加入面粉1.5公斤,及猪油、食粉、枧水一块搅匀,成为面团。下适当枧水是为了中和面粉里的酸性,份量要视面种的酸度而定。然后,再将面团搓成扁圆形,面团需要擦匀,成品会比较洁白和有韧性。以达到其外形完整,色泽雪白,入口绵软香滑的水平标准。再把做好的饼放入已洒上扑面粉的饼盘内,再在饼面上撒上扑粉。最后,入炉用中火烘烤。刚烘制出来的西樵大饼,表面都有一层薄粉,出炉后,大家依据它断定饼的卫生,倘若大饼外层的粉没了,说明大饼已让人动过,内行的人就不会买,由于西樵大饼一般是不准多动的,假如看到如此的西樵大饼就不要买了。

转载请注明来源:中国特产供求网 » 西樵大饼:https://www.wzhile.com/news/202505/29/3322.html